close

殷海光(1919.12.5~1969.9.16),本名「殷福生」,「海光」是抗戰結束後寫作出版時採用的筆名,為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大師, 1949年進台大哲學系任教,1956年住進位於溫州街18巷16弄1-1號的宿舍,到他去世,共住13年。想瞭解更多請點(殷海光基金會)。

屋舍本身建於1945(日昭和20年、民國34),為地上一層之日式木造房屋,但室內原有鋪榻榻米的挑高木地板設計已改為磨石子地,這是戰後外省族群使用日式空間時常做的改變,雖少了點日本味,卻勾起了小時候去過某些人的家(或診所)的記憶,呵



↑小天牛把這當作自己家的灶咖,到處亂鑽。

進門後第一個感覺,院子怎麼那麼大,再細看,庭院中居然還有一座,對現今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來說,能有這樣的環境居住實在太奢侈了(佔地200),這座山是殷海光先生用院子裡挖出的泥土堆成的,挖出的泥土還有濾掉瓦礫煤渣等,花了三年多的時間,堆成一座山,取名「孤鳳山」。

↑山頂當然沒有三角點,不過,設有一座「殷夫子讀書臺」。

↑山腳下也有一套水泥桌凳,還有一座游泳池,給他女兒泡水嬉戲用的。(..樓上的水池也該整理了,等哪天小天牛或小吐司成為名人時,還可拿來大作文章哩!)

說到小吐司,來張小吐司的”近照”

其實本來要幫她自拍,卻忘了鏡頭在zoom in位置,就先露個半張臉跟大家打個招呼吧!

↑隔壁也是日式建築,配上盛開的櫻花,很有和風的fu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