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前爬李棟山時,路上認識的山友大力推薦龍潭石門山,說景色、視野很棒,雖銘記在心,但一直沒機會走一趟。昨晚柚子臨時說要爬山,當然就把已想很久的石門山給搬出來囉,有印象看過山友說石門山區的山徑錯綜複雜,但沒啥時間可好好做功課,只好把我們的命運交給蕭郎囉。

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所建的牛車道,因沿著小粗坑溪而行,故稱為小粗坑古道。從龍潭交流道往石門水庫方向走台3乙省道,在10K處轉往崑崙藥用植物園方向,直行約三百公尺有粗坑窯指標叉路取左較小的車道,即抵停車場。
小小條的產業道路停滿了車,正覺得奇怪大家都有志一同來爬山的嗎?但看大家的穿著又不像,反倒是我和柚子的全副武裝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,直到走到油桐花觀賞台時,才知大家是為觀賞油桐花而來。

↑照片中這位穿黃衣撐傘的婦人,好心的告訴我可以跟旁邊那位穿藍衣的人領紀念品,啥?有紀念品可以領喔?跟著穿藍衣的人走到一紙箱前,他從紙箱內拿出一包綠茶麵給我,很不好意思的說:「拍謝,這是最後一包。不過,鑰匙圈還有很多啦。」呵呵~莫名其妙就拿到一包麵,今天是來爬山的,完全不知有桐花季這回事

↑小粗坑古道的簡圖。

↑古道因以前是給牛車走的,所以蠻寬大的,最重要的是,整條古道完全沒有過度的人工修飾,仍保持古樸的樣子,這真的很難得。(照片是往回拍的)

↑這群人在拍啥?左邊那位把拔我真是佩服你呀,但不要只顧著看螢幕,也請注意一下小貝比吧,看起來快呼吸困難囉

↑原來在拍油桐花!這群人似乎是攝影團,有老師在專門指導如何取景。

↑這一看就知道有人故意排的。

↑這麼多的花,是柚子撿來湊熱鬧的。

1朵花。

2朵花。

3朵花。

↑今年因冷冬較長,油桐花晚開,聽路人說去年此時已是滿地的落花了,今天只有小花兩三叢而已。

↑牛車路只到前面一座涼亭,之後是一段陡上,得靠人力背負貨物上去。這真的是路哦,看起來很像乾溪谷,踩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,時光似乎也跟著倒退了,很有古意的古道。

↑最後一段拉繩陡上。

↑古道終點,有一涼亭,可展望龍潭地區。

往左行約十來公尺,有一泥土小徑,攀繩陡上,即為石門山登山口。此段路一路往上,約10分鐘即可登頂。

↑據資料顯示,此為小竹坑山,高550公尺,有一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。

↑在此可看到六福村樂園。

↑往前走幾步路,即為石門山,高551公尺,有一等三角點,另有一顆水源點基石。

↑展望不錯,可眺望龍潭地區,但,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,嗯石門水庫勒?在哪?柚子說,被樹擋住啦。

石門山頂在採蜜的蝴蝶。

接下來的路,差點要上演鬼擋牆。石門山區的步道路線,真的是錯綜複雜,並沒有每條叉路都有標示,雖跟著蕭郎的行徑走,但才走到第二個叉路就對不上了,問了幾位從對面走過來的山友,沒有人知道太平山怎麼走,甚至連太平山都沒聽過,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女士,她講得很熱心,我們聽的霧煞煞,只好走一步算一步囉,大不了就直接下山啦。

在找路時拍的山景。

還好走了一段路後,又可對上蕭郎的記錄了,在此真的很感謝蕭郎,把記錄寫的那麼詳細,不過,遇到叉路我們還是有停下來研究一番。正當我們又在叉路口研究時,一對夫妻迎面走來問我們需不需要幫助,原來他們也是要上太平山,便一起走。先生說,剛才在石門山上有遇到我們,阿勒~我怎麼沒印象?大概是在山頂上一直在想看不到石門水庫的事,就沒注意到其他的人了

↑太平山,高535公尺。(現在在寫記錄時,才發現原來我們只到太平山休息區,沒到真正的山頂。)

↑展望不錯。

↑但,我的石門水庫勒?為何看不到?柚子仍然說,被樹擋住啦。

↑太平山上的油桐花,也是沒開幾朵。

續往前行,看到大鐵塔,我們只看一眼就走了,原來基石在這裡。續行,有一較小的鐵塔,接上好漢坡的上端。

↑好漢坡,看起來蠻陡的,且走下去離我們停車的地方太遠,便放棄不走了。

↑這也算有走一小段啦,呵呵

之後沿著小鐵塔旁邊一條山腰步道走下去,這條山腰步道很好走,有一叉路取左下,續行,卡拉OK的音樂越來越接近,越來越大聲,原來錢龍休息站到了,這休息站可真是熱鬧,人潮洶湧,還有座寺廟。繼續循著寬大的平路走,便可接回小粗坑古道的終點,再走古道原路回去。

↑早上柚子撿的那堆油桐花都沒了,他又去撿了幾朵來拍,但下午就沒啥光線了。

↑又來到早上一堆人在拍照的涵管橋,那些刻意放的油桐花還在。

↑此時,玩性大開的柚子開始玩了起來,猜猜看他在玩什麼

↑這棵樹上,開著四種不同的花哦!我和柚子努力的在"插花",後來還"躲起來"想看路過的遊客有無人注意到,結果大失所望啦,等了10分鐘,都沒人注意到,奇怪呢,大家走路時眼睛都在看哪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