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說鹿港冬季少雨,但我們的運氣很好,居然遇到下雨,撐著傘逛古蹟老街要拍照很不方便,大家將就看一看吧,至於鹿港的歷史由來就不多說了,有興趣的請點這。
城隍廟,乾隆19年(1754年)建,殿前有石獅一對,殿內教善字畫古物琳瑯。
公會堂,原為廈郊商行興建的廈郊會館,於日治時期拆除改建為公會堂。
南靖宮,乾隆48年(1783年)建,奉祀關聖帝君。
隘門,位於後車巷為鹿港僅存一處,建於道光10年(1833年),門上題有「門迎後車」四字。
瑤林街和埔頭街,瑤林和埔頭為泉州地名,現為鹿港的老街。
半邊井,牆邊一口門裡外各半的井,便於供鄰居過客汲用。
九曲巷,為減少秋冬強烈的九降風吹襲造成風害,街房建成彎曲迂迴,以阻擋風勢。
十宜樓,為昔日騷人墨客吟詩論對之聚會所。
鳳山寺,乾隆45年(1780年)建,道光3年(1826年)擴建,主祀廣澤尊王。
摸乳巷,原為前後街之通道,因狹窄僅容一人穿越,兩人則必擦身而有摸乳巷之戲稱。
龍山寺,乾隆51年(1786年)由鹿港八郊士紳所重建,共有四進三院,由外而內分別是山門、三川殿、正殿、後殿及前、中、後三庭,號稱台灣紫禁城,為國家一級古蹟。這裡還維持著古色古香,拍起照來都很有fu。
鹿港車站,這是後來重建的,原來的鹿港到彰化的糖鐵車站在製糖業沒落後已拆除。
興安宮,康熙23年(1684年)建,鹿港最早的媽祖廟,殿宇簡樸沒柱子也無廂房。
甕牆,早期建築匠師將空紹興酒曇應用作圍牆裝飾,有流通空氣及兼具美觀之實用性。
民俗文物館,建於大正8年(1919年),辜顯榮故居,其建築師和建材與總統府相同,現為鹿港文物器具展示。(沒進去)
丁家大宅,建於光緒年間,是鹿港僅存的進士第。
以上景點,我們老弱婦孺團大約花3小時走完(包含休息吃小吃)。
留言列表